小區是具有一種或多種功能的相對獨立的區域,包括通常意義上的居民生活小區、醫院、公園、旅游度假村、大型院校、高速公路的生活服務區等,其排水系統完全可以獨立運行。
小區生活污水不同于包括部分工業廢水的城市污水,其水質水量特征為:水質、水量小時變化系數較大,污染物濃度通常比城市污水低,污水可生化性好,處理難度較小,且由于其污染來源比較簡單,從處理技術和處理成本角度考慮,具有相當的技術可行性和很高的回用價值。相關資料顯示,以生活用水為例,用于烹飪、飲用的水約占15 %,而對占20 %~30 %不與人體直接接觸的生活雜用水如沖廁用水等,加上小區綠化澆灌用水、空調冷卻水、地面沖洗水以及車輛清洗等用水也可歸入生活雜用水的范疇,并無高水質要求,這種用水分布為小區生活污水的回用去向提供了可能。
根據小區的功能特點,小區生活污水回用方向,主要應該是廁所沖洗水、綠化澆灌水、地面沖洗水、車輛沖洗水、非接觸風景景觀用水等。根據我國對于生活雜用水(廁所便器沖洗、城市綠化、洗車沖洗等)水質標準要求,關于此類再生回用水的水質要求,一般要求小區生活污水經過二級強化處理并消毒后,使回用水水質達到標準,即可滿足對于小區生活污水的一般回用要求。
小區生活污水的典型處理工藝
小區生活污水處理工藝是在傳統的城市污水處理工藝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常規城市污水二級生物處理工藝主要有:氧化溝技術、SBR工藝(系列) 、BAF工藝、A2 / O 工藝、生物處理+人工濕地工藝等。根據小區及其污水的特點,一般小區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應工藝流程合理,處理效果穩定,采用一體化設施,并盡量采用地埋式處理,地面進行綠化;如采用地上式處理,需與周圍環境協調,并盡量減少如臭味、噪聲、污泥等二次污染。
小區生活污水的回用技術
由于生活污水具有良好的可生化性,因此,采用生化處理技術是處理生活污水常用的手段。根據目前國內治理該類廢水的經驗,一般采用工藝有厭氧、好氧處理工藝和厭氧-好氧系統聯合使用的綜合處理技術。
好氧法工藝因為具有處理效率高、出水水質好、能穩定達標,但是好氧工藝不可避免的要產生大量的能耗,工程投資費用大,同時對運行管理的要求也較高(適合大型污水處理廠)。厭氧的原理同樣是利用水中的微生物,與好氧不同的是,厭氧是利用水中的厭氧微生物的代謝過程,在無須提供氧氣的情況下把有機物轉化為無機物和少量的細胞物質,這些無機物主要是生物氣(沼氣)和水。與好氧法相對應,厭氧處理具有工藝簡單、操作管理方便,投資費用低、基本無后期運行費用等優點(適合小型污水處理中心)。
綜合昭通地區地理條件、氣候條件、水資源條件,故推廣采用經濟高效的無能耗厭氧濾池處理工藝:“厭氧生化+生物過濾+消毒”。不但可減少占地,建構筑物設計為地埋式,上面可以覆土作綠化或其它用途,還有效循環利用水資源。符合國家節能減排的方針政策。
小區生活污水回用工藝流程
廚衛用水、空調水→水解酸化調節→一級折流厭氧生化→二級調節→二級接觸厭氧生化→生物過濾→消毒→景觀暴氣→綠化、洗車、沖洗回用。
工藝流程說明:污水首先進入水解調節區,分別通過一、二級厭氧生化區,通過厭氧菌的作用降解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質,出水通過產生生物氣(沼氣)的壓力進入過濾沉淀區,沉淀區內設置活性炭、陶粒等親和濾料,具有除臭脫色的作用,處理出水經二氧化氯消毒后供小區內綠化、洗地使用,多余污水可用于景觀循環流動,實現人工曝氣。
本工藝產生污泥量較少,可定期(一般為1年至2年)由環衛車清掏外運處置。該工藝的實施,有利于減輕市政管網和污水處理廠的壓力,有利于水資源的循環利用,有利于控制和減少分級污染(通過市政管網時的污染),有利于節約處理成本(每立方不高于0.1元)。真正實現了節能減排的目標。